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对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及通病的探讨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4 10:25:58  文章录入:web33742  责任编辑:web33742

   【摘要】市政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市政设施得以正常使用的重要设施之一,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而且对道路完好、城市环保以及城市防洪排涝等都有直接的影响。本文结合多年的现场经验,从施工准备、现场管理、质量通病及处理措施三个方面分析了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和措施。

   1 施工准备阶段

  1.1 熟悉图纸:施工人员只有熟悉了图纸,结合图纸掌握了排水管线的长度、坡度、走向、管材直径、井位数以及与施工区域有关的地形、地貌、地物等情况,才能在施工过程中有条不紊地应对一切突发事件。

  1.2 测量放线: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换桩复测与保护,不得擅自变更,防止出现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遇到建筑物须避让时,需出具设计变更。

  2 施工现场管理

  2.1 沟槽开挖、支护、垫层:

  2.1.1 在开挖前摸清地下原有管道、电缆和其他构筑物的位置,将调查结果和处理方案送交业主和相关管理单位确认,以便采取相应的保护、迁移或设计变更等措施,保证开挖顺利进行。

  2.1.2 在沟槽开挖过程中,及时做好管道基础施工准备,不使沟底土基暴露时间过长,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1.3 混凝土基础第一次浇筑成水平形状,待安管后再浇管座。混凝土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实后,再用平板式振动器振平及抹平,基础浇筑完毕后2h内不得浸水,并及时进行养护。

  2.2 管道安装

  2.2.1 管材的选用和检查:管材要有质量部门提供的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管材表面平整,无松散露骨和蜂窝麻面形象,并在安装前再次逐节检查,对己发现或有质量疑问的管材应立即停止使用或进行有效处理后方可使用。

  2.2.2 下管

  (1)平基混凝土应在验槽合格后及时浇筑,终凝前不得泡水,并及时养护。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以上时,方可直接下管。下管前清除基础表面污泥、杂物和积水,复核好高程样板的中心位置与标高。排管自下游排向上游。

  (2)下管采用人机配合(8t以上吊车)。吊车停至距沟边缘2m处,以避免沟壁坍塌。铺管时,将管节平稳吊下,用手拉葫芦吊将管子平移到排管的接口处,人工放置,调整管节的标高和轴线,使管子平顺相接。下管时用专用吊钩或柔性吊索,严禁用钢丝绳穿入管内起吊。同时有专人指挥,绑(套)管子应找好重心,平吊轻放,避免扰动基底管道相互碰撞。

  (3)不便机械下管的特殊地段,采用人工压绳下管。

  (4)质量要求:管道必须垫稳,管底坡度不得倒坡,缝宽应均匀,管道内不得有泥土、砖石、砂浆、木块等杂物,管座混凝土应捣实,与管壁紧密结合,管座回填粗砂应密实。

  2.2.3 安管方法

  (1)严格控制高程,偏差不得超过±10mm。

  (2)安管的对口间隙为10mm。

  (3)浇筑管座混凝土前平基应凿毛冲净。

  (4)平基与管子相接触的三角部分填捣密实。

  (5)浇筑管座混凝土时,应两侧同时进行,以防将管子挤偏。

  2.2.4 接口方法

  (1)工艺流程:基础和管口凿毛洗净,浇筑管座混凝土,将加工好的钢丝网插入管座的接口砂浆中,管内勾缝,上部内缝支托架,抹第一层水泥砂浆,安装钢丝网片,抹第二层水泥砂浆,勾捻管内上部管缝,养护。

  (2)操作要求:抹带尺寸为:带宽200mm,带厚25mm,钢丝网宽度180mm。抹带前先刷一道水泥浆,然后安装好弧形边模。第一层砂浆厚约15mm,抹完后稍凉有浆皮儿出现时,将管座内的钢丝兜起,紧贴底层砂浆,上部搭接处用钢丝扎牢,钢丝网头应塞入网内使网表面平整。第一层水泥砂浆初凝后再抹第二层水泥砂浆,初凝后赶快压实。抹带完成后,应立即用平软材料覆盖,及时洒水养护。

  3 质量通病分析及预防措施

  3.1 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

  3.1.1 产生原因:

  测量差错,施工走样和意外的避让原有构筑物,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

  3.1.2 预防措施: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施工放样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埋置深度和设计要求以及有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